行业信用
- 行业信用
-
如皋市发改委(信用办)进一步加大全市统筹协调力度,牢固树立“一盘棋”思想,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如皋市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。 一是筑牢数字赋能“压舱石”。聚力推进全市信用“一张网”建设,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通50余个市级部门。健全完善信用信息动态更新和常态化机制,进一步提升信息报送覆盖面、规范化程度,实现全市信用信息归集标准统一、信用数据实时共享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归集19.6万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超5000余万条。 二是优化信用监管“助推器”。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,运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开展信用监管全覆盖。在行政审批、公共资源交易、星级企业家评选、资源节约利用等22个重点领域拓展“行业监管+信用”应用,全面推广事前信用承诺、事中分类监管、事后联合奖惩全链条新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,实现“守信者无事不扰”,“失信者寸步难行”的精准靶向监管。 三是树立诚信宣传“风向标”。聚焦“信用如皋”宣传矩阵,开设信用南通(如皋)官网,发改委微信公众号等,加大对信用如皋建设工作宣传力度。常态化开展“诚信宣传万里行”“信用六进”“信用记录关爱日”等宣传活动,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对信用建设的认知水平,打造“诚信如皋”金字招牌。
专栏 行业信用2023-04-28 -
????今年以来,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财政局开展以社会重信、群众知信、企业守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培训等系列活动,加强了财政领域信用体系建设,优化了财政工作环境。 注重组织领导,提升诚信意识。响水县财政局成立以党委书记、局长为组长,班子成员为副组长,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,制定了财政系统诚信体系建设宣传培训方案,并认真抓好落实。多次召开局党委会、科室负责人会议,学习省、市社会信用条例和制度,结合财政系统实际,切实做好信用体系、诚信宣传等工作。 加强宣传引导,普及信用知识。县财政局通过每周一工作例会和每月20日党员活动日之机,开展普及信用知识宣传。同时,还充分利用机关微信办公群、职工文艺汇演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宣传,提高工作人员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。 提升工作效能,推进诚信应用。县财政局通过县政府网站、政府采购网、政务服务窗口,面向社会公开了财政权责清单、“双公示”清单及信用动态信息,服务流程和办事承诺。利用社会信用和互联网+监管平台,及时公布行政许可、行政检查、行政处罚等信息,加强信息互联共享。
专栏 行业信用2023-04-20 -
????4月13日,记者从兰州经开区了解到,为扎实推进“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”工作,兰州经开区以规范建设领域市场秩序为抓手,以营造公平竞争、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为目标,持续推进和完善住建领域信用体系建设,跑出优化营商环境“加速度”。 据悉,兰州经开区将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于日常监管、行政许可、招投标等工作中。在办理招标投标备案时,申请人在适用信用承诺环节提供信用承诺件,如招标人提供招标人信用承诺书,对资料完备的项目即时办理。对于信用状况较好的,加快办理进度。所有信用承诺中涉及的履约情况将记入信用记录,作为事中、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,也作为相应主体在整个市场中信用指数的积累,逐步建立并完善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。 同时,兰州经开区在日常监管过程中,遵循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的原则,充分发挥信用管理评价制度在行业监管中的作用。以信用体系建设牵引营商环境改善,持续提升经营主体的便利度和获得感。
专栏 行业信用2023-04-17 -
????今年以来,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“三个年”活动部署安排,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、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、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,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,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。现推出“营商环境典型案例”专栏,分享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、典型做法,推动全系统互学互鉴、比学赶超、全面突破。 安康市汉阴县实行“四色动态监管” 打造公平守法诚信市场环境 为适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形势,横向拓展壮大市场规模,纵深推进市场主体结构持续优化,汉阴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“四色动态监管”,全方位促进基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提质增效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。 分色区分,“四色”分类标记突显监管层级 为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,做到精准识别、靶向监管市场主体,汉阴县市场监管局以信用、潜在风险等级、是否有违法行为作为评定依据,以“绿黄橙红”?? 界定从低到高安全风险等级并对市场主体进行“四色”分色标记。“绿色”为信用良好、上年度无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;“黄色”为经营范围涉及食品、药品、特种设备或金融业务的市场主体;“橙色”为逾期未年报、上年度有轻微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;“红色”是信用有问题、被处罚或联合惩戒过的市场主体。全县共有市场主体2万余家,其中:“绿色”一万三千余家,“黄色”7千余家,“橙色”750家,“红色”51家。经“四色”标记后,日常重点监管对象一目了然,基层监管工作效率得以提升,成效明显。 分类监管,“四色”实施差异监管方式 在“四色”分色标记的基础上,根据“四色”市场主体监管特点,探索实行精准化管理服务措施。对“绿色”市场主体侧重于“服务”,结合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每年按1%的比例抽查,建立首席服务、延时服务、上门服务、帮代办服务、政务专递免费送等服务,开通绿色通道、实行容缺受理等,形成监管服务“无处不在,无事不扰”的工作模式。对“黄色”市场主体侧重于“巡查”,结合行业特点和风险等级,细分监管频次,实行??A、B、C??三级动态分级风险防控管理,按年、季、月的频次节点,实施全覆盖检查,守牢底线不突破。对“橙色”市场主体侧重于“指导”,由监管人员定期上门、开展商标、合同、广告、产品质量等方面指导,将可能发生的轻微违法行为消灭于萌芽。对“红色”市场主体侧重于“执法”,实行“四个最严”监管模式,严格执法;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回头看,形成闭环管理,确保百分百消除各种隐患。不同措施的分类监管,进一步突出了“服务、监管、执法”重点和频次,健全了基层监管服务体系,提高了监管效率。 动态管理,创造公平守法诚信营商环境 汉阴县对“四色”监管模式实行动态管理,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问题或接到投诉经查证属实,可逐级或越级调高颜色,并提高风险等级、增加检查频次。高风险市场主体在相关问题整改到位半年后,经检查不存在其他问题时,可自主申请变更为绿色或黄色主体,做到“红色重点关注、橙色特殊关注、黄色特别关注、绿色门儿清”,确保出现特殊情况时能精准靶向监管和精准服务。汉阴县探索建立了信用修复机制,细化信用承诺、信用信息核查、实名登记等举措,加快健全信用修复制度。加强政务诚信、商务诚信、个人诚信等重点领域信用建设,引领全社会形成“诚信光荣、失信可耻”良好风尚,引导企业诚信经营,自觉履行社会责任,努力创造公平守法诚信的营商环境。
专栏 行业信用2023-04-14